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这个屋里

第一百三十八章 思绪难平

  • 作者:姚焕黎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2-31 13:55:03
  • 完书字数:5306

我站在机台前,看着别人做事。第一天试工,我不用做事。

还有一名男生也是如此,他也是同一乡镇的人。他们和大幺姑爷是一个队里的人,这种情况就是这样,这里面几乎没有单枪匹马的打工仔或者打工妹,全都是一群一群的。如果说姑爷队里的人的话,这里还是一大群。

湖南人普遍很受欢迎,普遍认为湖南人的素养较高,相比之下,偷盗等恶劣的行径很罕见。他们我都认识,又都不认识,认识的原因是他们其实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农民特有的精神气质没有多少改变,这很难得。这群老乡里面没有恶劣败坏之徒,没有调皮捣蛋之辈。不认识的原因是我跟他们没有亲近之感,这倒不是他们的原因,而是我性格迥然。

我不可能与众人的气味相同,我的工人同胞们,这么些年,我仍然迥然不同。我的精神不是融入,而是感受,我的头脑不是适应,而是坚持着会改变。这种坚持不是意气,而是我的本色,否则就不叫我自己了。

这么看来是第一天过了一天好日子,我很紧张,我知道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和他们一样一天站到晚了。车间里有个扫地的光头,就是头顶谢了而已,年纪也不是很大,被一些老乡直接“光光”的喊,他慈眉善目的也听习惯了。我喊他老爷子。

舒坦日子过了一天,之后就是正儿八经的上班,天天搞,外面星期几跟我、跟我们没半点毛的关系了,甚至外面出太阳刮台风也跟我们没半点关系了。因为无论什么天气、还是星期几?或者其他什么因素,我们都会在这车间里一天站到晚,莂到晚。

总的来讲,我们这厂还算便宜的了。没有夜班,我的时间是9个小时,一天站到晚。下午有个30分钟的休息,中午厂里吃,早餐和晚餐自己解决。好像有晚餐吃的,真的不记得了。早上是没有早餐的,要自己解决。我的解决方案是忍不住了去吃1.5元小店里面的那个“少水”,真的是一点儿,而且汤有问题。下午3点半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月底有一天休假。

我们这个车间是莂机,就是把手套的皮革送进模具里面,脚下一踩按钮,机器下压,就能把皮革切出一个手掌形来。楼上有缝纫车间,有烫模工序,有包装工序等等。真的,我们这厂可以说是“算便宜我们了”,工资照时间发,不是能搞死人的地方,不是加班到半夜甚至凌晨,甚至通宵!这厂子在当时,可以说是挤着进了。

我们的车间挺大的,好多人在里面莂机。我的工位在车间门口是第一个,这位置真通风,可以多多和外面的空气保持联系。还有一个个子一般高,年纪也一般大的男生,跟我同一天,也来这车间首先做学徒,他跟我是同一个乡镇的人。

我开始的表现同样不错!别人的模板一般情况下都是中间凹下去了,而我在使用的时候,却懂得边缘开始切,然后四周转转究究,再中间。这样切的话,一块模板切的很平,很节约耐用的慢慢消耗着。在我身边的一位工友看见了,笑着问道:“是谁教你的?”

“没有啊,是我自己这样切的,这样切肯定好一些嘛。”我说道。

我的做法引来三个管工的赞同,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管工说自己做了十多年了,然后他耐心的教我。他教我先用笔把要切的革对准外面的阳光,照射进来,孔就很容易被发现,然后用笔记下。这个方法非常好!可是我当时不谦虚,很觉得没必要别人教,自己这种活儿还不会?竟没照他的做。一块红皮就铺在模板上,以为自己的眼睛不会看不见细孔的。

于是,自己还在试用期,还在学徒阶段,其优点和缺点都显露无疑了。优点是不人云亦云,自觉节约材料,缺点是自负骄傲,不把别人的指点当回事儿。

试用期内,400块钱,如果产量达标的话,就是800块钱,9个小时还是可以的。

我打工很长时间,有个改变不了的缺点,但这又仿佛是我的不可或缺的财富。头脑像是脱缰的野马,根本收不住思想,我也不愿努力收住,反而放任。因为我一惯认为我的肉体被现实拴住了,而我的思想是绝对自由的!很容易走神儿的……经常回过神来莂一下,所以做的没别人快,质量也没别人好。结果,这个青年,表现平庸,在实际工作中,他连普通工人的水准也赶不上。

到了下午,我就忍不住看看表,我的腿站的好累!真希望时间能走快点,混过一天就好了。然后下班后就看电视,晚饭应该还是有的,还是吃了的,因为记忆里没有晚上很饥饿的感觉。

看电视,几栋宿舍楼中间有个篮球场,其实有谁还有力气去篮球呢?

篮球场的四周分别有四个高台,位置很是对称。四个高台上里面有四台电视,靠我们宿舍往厂子方向的一角是中央六套,也是围着的人最多的一处,一二十个人吧。这边的另一角是中央八套,有几个人坐在那里看。篮球厂的另一边也就是靠里面的一边是两个什么台忘了,不过有一个台六七点钟放动画片,放《猫和老鼠》,我们看的挺有趣儿的。

所以只要下班了还是很开心的!

上班下午时节有时候会瞌睡,其实我每天睡的很早,看完央视六套或者在下面食堂里下了棋,上来就睡了。大幺姑爷她们晚上还要加两个小时的班,如果有多余的精力的话,他们老乡要在我和老爷子的床铺中间打牌,多半是跑胡子。

下面的电视看完,我就上来睡了,大幺问我:“弟儿,你睡哒么?”

“嗯。”我困意很浓!但对他们发出来的声音却不厌倦。

他们也不是很吵,那种生怕出错牌,和出牌谨慎算计的心理,使连看牌的人都很专注,所以没有声音。

但毕竟是有声音的,应该是这个原因我尽管睡的很早,起来的时间跟大家一样,快七点了,我总觉得睡的不够。中午也午睡了,搞不好下午半个小时还要睡会儿。每次丹丹叫我,我就起床又去车间。

那种去车间的感受,就像牛下田似的,它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那位男孩儿和我年纪一般大,他比我成熟,他是他哥哥带进来的,也有他哥哥教。他能吃苦耐劳,我则心猿意马。

下午,我逛逛去,这机器是靠总闸那里控制的,我不用管。我放下东西,三个管工不知道去哪儿了?这车间靠外面一间是厂长的办公室,然后大车间里边有两间,一间是品检室。一间放了一张办公桌,是会计在桌子上忙活的地方。品质部有个熟手和这会计也是我们地方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这里有很多都是我们那里的人,可我几乎不亲近他们。单纯从生存策略而言,我是很无知的,甚至有不知道好歹的一面。

我上得楼来,就是我们车间正对着的二楼,是缝纫车间,梅幺幺就在前排干活。他男人在下边一间房子里莂机。我看见姑爷和大幺了,他们在这边车间,在梅幺幺缝纫车间的对面。

看见姑爷在包装,他和另一位搭档很娴熟的用打胶机工作着。大幺坐在一处宽桌子旁边,她的工作相对轻松的多。怪不得她的腿会没力,长期这样坐着,肌肉肯定会退化。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