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文学 > 红纸银刀

第22章 一群捣乱的混混

  • 作者:冰江
  • 类型:经典文学
  • 更新时间:10-02 02:19:58
  • 完书字数:6552

马上国庆了,宋新月剪了一些国庆主题的样板,供孩子们参考练习。

每年国庆,学校都会有些主题活动,号召孩子们积极参与。

往年孩子们大都是画画,唱歌,水平都差不多,没什么新意。

今年要是能用剪纸作品参加活动,一定能成为最吸引人,最特别的。

孩子们练习得很认真,都想剪出最好的作品。

“砰!”

突然,培训班的门被大力拉开。

一阵风顺着打开的门缝,卷起地上的碎纸。

所有人本能地看向门口,待看清进来的人时,默默把头又转了回去。

进来的是几个青年,看上去年纪都不大,大的二十出头左右,一个个看上去流里流气。

宋新月看出来者不善,上前询问:“你们有什么事儿吗?”

青年里面打头的黄毛,昂着脖子开口:“我们是来学剪纸的,你这收不收啊?”

说着,眼睛瞟到正在剪纸的一个小姑娘。

黄毛走到近前,拿起桌上的作品,抢过小女孩手里的剪刀。

一剪子下去,剪好的作品一分为二。

“是不是这么剪啊?”说着,他扔掉剪坏的作品,又拿起另一个作品,一剪子剪开,“还是这么剪?”

宋新月见状两步挡在小女孩面前,一把抢过剪子,厉声呵斥:“你想干啥?!我看你们不是来学剪纸的,是想被剪吧!”

说着,她手握剪子刺向黄毛。

黄毛哪见过这么彪悍的姑娘,吓得连连后退。

宋新月一步步向前,剪子始终握在手里。

黄毛退到门口,嘴上不正经道:“挺好看的小美女,脾气咋这么爆呢?脾气这么不好,哪有老爷们儿要啊?”

另外几个小青年一阵哄笑。

“滚!!!”

宋新月大喝一声,将手里的剪子向前刺去。

小青年们一声惊呼,吓得推门跑了出去。

黄毛站在门口,有些惊魂未定地吐槽:“这娘们儿,太他妈虎了!”

随后,他带人钻进了一辆商务车,给韩三儿打电话,将刚刚发生的事儿告诉了韩三儿。

韩三儿似乎早有预料,冷哼道:“听宋新毅说了,他这个妹妹比较猛。但是,没想到竟然这么猛。”

“三哥,那咋整啊?”黄毛皱眉问。

韩三儿沉默片刻,开口说道:“这事儿好办,你先回来。”

混混们离开后,宋新月安抚着学员们的情绪。

这群人一看就是小混混,宋新月心里在盘算,这群小混混背后主使到底是谁。

安抚好学员们后,提早结束了今天的培训课。

今天混混来闹事,宋新月并没打算跟林成栋说,不想他为自己担心。

本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但没想到对方变本加厉。

次日一早,昨天来的那群小混混堵在培训班门口,来一个学员赶走一个。

“走了走了!不开了!黄摊子了!”

学员一个一个被拦在门外,害怕地转身离开。

宋新月见状,又气又急。

直到再也没学员来,宋新月开门阔步出去。

小混混们还在门外杵着,一个个摇头晃脑。

只要有人从培训班门口路过,就贼溜溜盯着人看,直到把人看毛了。

这一幕,宋新月噗嗤一声,都被气笑了。

黄毛嘴里叼着煊赫门,看到宋新月没破口大骂,也没吵没闹,反而笑了,一脸疑惑:“笑啥?傻了?”

“我笑你们像斗鸡。人家就是路过的,你们直勾勾盯着人家看,太傻了。”宋新月双手抱怀,歪头看着黄毛,“我看你年纪不大,干点儿正经事儿不好吗?净干招人恨的事儿,小心雷劈!”

黄毛轻傲一笑:“你黄毛哥啥都不怕,就怕小美女生气。毕竟,小美女一生气就不好看了。”

说着,就要伸手去摸宋新月的脸。

黄毛的手还没碰到宋新月的脸,“啪”的一下就被宋新月拍掉。

刚要发作,宋新月瞪着眼吼了一嗓子:“你敢碰我,信不信我一剪子扎死你!”

黄毛低头一看,一把尖锐的剪刀在小腹上顶着。

心里一惊,抬头对上宋新月发狠的眼睛,举起双手,小心翼翼往后退。

“都给我滚!再敢来闹,给你们都开膛!”宋新月这一嗓子,听得小混混儿们都胆儿突的。

黄毛也没想到,大庭广众之下,一个姑娘敢这样撒泼,心里发虚地咽了咽口水,带着小弟们走了。

宋新月看着空荡荡的培训班,默默整理着并不乱的桌椅,扫了扫干净的地面。

每当苦闷的时候,宋新月都会找母亲聊天,排解心中的郁结。

宋新月买了点母亲爱吃的水果,乘车去了养老中心。

到门口的时候,她隔着紧锁的门,看到了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母亲。

初秋的阳光还带着夏末的炙热,养老中心的院子里那几棵高大的杨树,绿叶有些发蔫了。

阳光透过浓密的叶片,斑驳地洒在地上。

受不了热的老人,或坐在树荫下的椅子上乘凉,或在院中的长廊下摆上棋盘。

下棋的,看热闹的。

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打发惬意的午后时光。

宋新月跟保安表明身份,说明了来意,这才进入了养老中心。

郝桂琴不记得自己多久没见到宋新月了,见到自己宝贝老闺女来了非常高兴。

她亲亲热热地拉着宋新月的手,怎么也稀罕不够地叫着“月儿”,拉着宋新月找了个阴凉地方坐下。

宋新月把水果放在晒不着的地方,拉着母亲聊天:“妈,你在这儿好不好啊?吃得怎么样啊?睡得好吗?我想你了。”

郝桂琴宠爱地抚摸宋新月的头发,温柔地回答:“妈在这儿挺好的,你看有很多人作伴,妈一点儿都不孤单。”

宋新月记得小时候,自己最爱躺在母亲腿上,母亲就是这样温柔地抚摸自己的头发。

自己经常在这样的抚摸下,不知不觉睡着了。

自己已经长大了,母亲还是把自己当成小孩子一样。

或许在母亲心里,孩子不管长到多大年纪,哪怕和父母一样,双鬓染霜,也还是孩子吧。

郝桂琴打量着宋新月,似乎看出了老闺女有什么心事。

虽然郝桂琴得了老年痴呆,但眼下还能明辨是非。

“月儿,是不是有啥心事儿啊?”郝桂琴看着宋新月,和蔼地问。

宋新月自然不能把培训班被搅和的事儿告诉母亲,思来想去决定把领养孩子的事儿坦白一下。

毕竟,领养孩子的事儿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的。

至于培训班被搅和,总有解决的时候。

宋新月深吸了口气,幽幽开口:“妈,我捡了一个孩子。”

“啊,上次凤儿打电话,听凤儿说了。”郝桂琴竟然已经知道了,“她说,那孩子已经送去福利院了。”

很显然,郝桂琴的信息并不同步,她还不清楚宋新月领养的事儿。

“嗯,是送到福利院了。”宋新月点点头,纠结片刻,“是这样的。妈……我想领养这孩子。”

郝桂琴也不知是耳背,还是没听明白,只听懂了“养孩子”三个字。

她幸福且甜蜜地微笑起来:“养孩子可是不容易啊!小毅小时候可淘了,脾气还大,啥好吃的好玩的都得可着他,不给那就开始闹了。最省事儿的就是小杰跟你,没吃着没玩儿着,不哭不闹,就自己玩儿。”

宋新月红了眼眶,乖巧地听着母亲讲他们兄弟姐妹小时候的事,暂时不再提领养的事儿。

因为,她很享受儿时无忧无虑的时光。

那时候父母都在,父亲没有去世,母亲也没有得病,一家人其乐融融。

郝桂琴轻轻摇晃着身体,柔声继续说着:“我第一次当妈,啥都不会啊,你奶奶就在旁边教我。有一次,你大哥刚会翻身,我没注意,他一下把自己翻到地上了,哭得那个惨啊。你奶奶抱着你大哥哄,我急得直哭,你奶奶还得安慰我,可把你奶奶累坏了。”

宋新月安静地听母亲讲,大哥小时候是怎么骗了二姐的零食,一边儿哭一边儿扯着大哥的袖子,跟屁虫一样跟在大哥身边。

讲三哥被大哥抢了糖,憋着嘴跟母亲告状。

那时候小新月还走不稳,晃晃荡荡去找大哥,抓着大哥的手就是一口,疼得大哥嗷嗷叫。

直到大哥把糖还给三哥,小新月才松开嘴。

讲他们兄弟姐妹四个,是怎么打打闹闹,过了一年又一年。

日头渐渐偏西,原本斑驳的树影晕开成一片,铺了大半个院子。

宋新月眼看着树影被拉长,时光一去不返,如同他们四个人,再也回不去的岁月。

日头渐渐偏西,宋新月辞别母亲。

刚走出养老中心大门,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

宋新月接起电话,顿时面露惊色。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