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回到大明当皇孙

第99章 民以食为天

  • 作者:茶书金鱼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9-21 18:18:42
  • 完书字数:4952

一片绿油油金灿灿的稻田。  朱雄英身着粗衣,头上戴着一顶用竹篾和粽绳编成的草帽,左手掐腰,右手挥舞着一把镰刀,连汗水顺着脖梗流到了脊背都没注意。  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矫诏!”  “父亲这是矫诏!”  “皇爷爷只说让我看,没说让我上手!”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水稻,朱雄英心里暗暗叫苦:  坑了我的钱,还要我干活儿!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原地转了两圈,默默的咬了咬牙:  薅了我的,早晚得让你还回来!  这会儿胳膊拧不过大腿,等回了京,有人给我做主!  扭头看着身后和自己一样打扮的李景隆,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  “你干啥?收稻子还牵着一头牛?它能拿着镰刀替你收稻子?”  “殿下,这...”李景隆也是暗暗叫苦:  他爹是李文忠,大明数得上的勋贵,作为他爹的嫡长子,平日里他哪里下地干过活儿,也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主!  今儿个让太子爷抓壮丁和皇长孙一块儿收稻子。  哭丧着一张脸:早知道溧阳这一趟就不来了!跟爹去国子监训学生不好吗?  看着眼前望不到头的稻子,又暗暗给自己鼓了鼓劲儿。  “唾...唾”停了半晌,往手心儿里吐了口唾沫,扭头看着朱雄英:  “殿下,咱们开始吧?”  朱雄英扭头瞪了眼李景隆,狠狠的一跺脚:“开始!”  抓着金灿灿的稻穗,胡乱的割起来。  一些跟着来的大内侍卫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四周。  他们倒是有些会农活儿的,但是太子爷有旨,谁要是敢私自帮忙......  这一片是官田,被佃给了溧阳本地的一些百姓耕种,税赋比之民田稍微高些,不过这些租种官田的农户,不用服行徭役。  耕种这块儿地方的佃户是一男一女两口子,看眉眼也才二十五六岁,不过可能是风吹日晒的缘故,肤色显得有些黑。  都挽着裤脚的站在旁边,男人的脚踝处还有一道蹭破皮的伤口,想来应是收割稻子的时候伤到的。  朱雄英是带着一群人过来的,过来就杵给了他们一块腰牌,他们不识字,也从来没见过这种阵仗。  但是以他们的眼力看来也应该是什么了不

起的人物,多半比县太爷还要厉害,毕竟县太爷出巡也没有这么大的排场。  看着侍卫们身上配着的腰刀,男人六神无主的站在原地,动也不敢动,只是用安慰的眼神看着妻子。  女人怀里抱着个一两岁的孩子,看着朱雄英和李景隆一个赛一个的祸害庄稼,也不敢吭声。  只是看着稻粒四散飞溅在土地上,心疼的直跺脚。  正在这个时候,旁边的一片稻田,几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也在紧锣密鼓的收稻子。  旁边一个才四五岁的孩子,跟朱权差不多一边儿大,应该是这几个汉子的孙子辈儿,也趴在地上捡着掉落的稻粒和稻穗。  “哎呀”绊着一个土坷垃,这小子摔倒了,不过他却顾不得摔得浑身是土,忙着用小手重新捧起刚才捡到的麦穗。  听着响动,朱雄英直起身子,看着这一幕慢慢的怔住了:  也许这就是父亲让他在此收割稻子的原因。  他突然想起来老爷子的话:  “当年大旱,庄稼地颗粒无收,咱二哥把最后一捧稻种留给了咱。  要不是这捧稻种,说不得咱就饿死了!  “唉”朱雄英叹了口气:“一捧稻种...活了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看来...”  尽管自己已经刻意的体谅这个时代的难,但是如此境遇,还是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  扭头看了眼拘束的两口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都来!”冲着附近的人招了招手:  “大家伙儿一块,帮着把刚才掉的稻子拾一拾!”  说着扭头看了眼李景隆:“慢着点儿吧,稻子崩的哪儿都是...”  “这都是庄稼户的命,也是咱们的命!”  而藏在不远处,正背着手望向这边儿的朱标看到这一幕,欣慰的点了点头。  怔怔的站了半晌,冲着傅让摆了摆手:  “走吧”  傅让抬头看了看他,又扭头看了看地里的朱雄英,心里踅摸:  你儿子在这撅着腚的忙活,你这...要往哪潇洒去?  所以有些纳闷的问道:  “爷,咱去哪?”  “嗯...”朱标沉吟一声:  “走到哪算哪吧”  傅让眨眨眼:“可皇长孙殿下那...”  朱标咬了咬牙,谁能有当爹的心疼自己儿子?可朱雄英是自己

的儿子,就注定了他不能像其他王侯子嗣一样。  所以他头也没回:  “皇家子嗣,更要知民间疾苦!”  “他知道种地的累、种地的苦,天下的百姓就会轻松的多”  “这是他的命!”  说完又有些不放心的回头吩咐道:  “着人好生看护”  说完也不顾傅让瞪大的眼睛,直接上了马车。  而他刚走不久,这片稻田就走过来一个身影。  就是那个药铺郎中卓耿的孙女,卓灵心。  ......  朱雄英和李景隆毕竟不是庄稼户的出身,这忙乎了大半晌,已经累的不想动弹了。  “呼...”朱雄英也不顾什么形象了,镰刀一扔,直接躺在了土地上,张着小嘴儿喘粗气:  “九江...你也...歇会儿吧,实在是...吃不住了”  说完就双手架在脑后,双眼直勾勾的看着天:皇帝亲耕也是做个面子活儿啊,象征性的扶着犁走两圈就凑活了,怎么到了咱爷们这,就得真刀真枪的干起来了?爷们还是太实在了!  正想着,就听到远方一声呼喊:  “小少爷...”  “嗯?”朱雄英强撑起身,胳膊肘撑着地,扭头望去。  看见是卓灵心抱着一个食盒往这边走,挥挥手让她过来。  “呀,瞅你!嘻嘻...”卓灵心蹲在地上掏出一张手帕,伸出手给朱雄英擦脸:  “怎么整的像只小花猫似的!”  离得太近了,朱雄英甚至可以闻到小姑娘身上的香气。  可李景隆本来累的脸都皱巴在一块儿了,看到这一幕还是怒道:“放肆!”  朱雄英冲着李景隆摆摆手,示意他走远点儿。  扭头又对卓灵心问道:  “你过来干什么?”  “怎么找到这的?”  “啊!对!”卓灵心一愣,把怀里的食盒打开:“我爷爷说,秋天不补,冬天吃苦!”  “就做了药膳给你们送来,我找了好久...”  “尝尝,好吃不!”  以他们传统中医的理念来看,冬藏秋补才符合自然阴阳之道。  刚好昨儿个到了一批药材,她爷爷惦记着朱标的恩情,就煮了一锅以绿豆汤为主,川乌、肉桂、红枣为辅的药膳。  说着话,卓灵心还四处的看了看:  “令尊呢?”  “我爹?”朱雄英翻翻眼:“不知道!”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