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回到大明当皇孙

第86章 御门听政

  • 作者:茶书金鱼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9-21 18:18:39
  • 完书字数:4820

翌日清晨,奉天门前的广场上。  御门听政。  “咚...咚...咚...”  晨钟敲响。  钟声低沉似水,不洪亮但是十分有威严。  文武百官从金水桥整队之后,有序的进入奉天广场。  一路上都有纠察百官仪容的御史盯着他们。  同一时间,教坊司安排的大乐同时并举,在一阵阵庄严的鼓声中,悠扬的号子声传遍了整个前殿。  自从朱元璋撂倒胡惟庸后,几乎每天都要在奉天门的广场上听政。  风雨无阻、日夜不缀。  俗称早朝。  因为朝会的时间太早了,卯时(五点)就要进宫,离得远的臣工甚至寅时(三点)就得起床,一手包子一手油条的往宫里赶。  所以朱雄英没见过听政的这种场面,因为他从来没有起过这么早。  场面十分浩大,在京排的上号和排不上号的衙门官员都要来。  谁不来谁吃瓜落。  六部、督察院、詹事府、通政司、五军都督府、大理寺、太仆寺、鸿胪寺、翰林院、钦天监、上林苑、僧录司、道录司、盐课、市舶司......  各个衙门批条的、签字的、汇报的、监工的、干活的全都在场,甚至光禄寺的徐兴祖也在。  不过像这种朝会,四品以下的官员,没有单独说话的权利,就是捧了个人场......  等百官站定,教坊司的鼓乐慢慢的停止了。  ......  “皇上驾到,众臣早朝”  朴仁勇悠扬的声音传了出来,让睡眼朦胧的群臣稍微有了些精神。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三呼万岁后,朱元璋牵着朱雄英的手,身后跟着朱标,走到了广场最前方站定。  身后站着的是团扇、华盖和銮仗...  “都起来吧”朱元璋沉默许久,看着面前低头顺目的百官,吐出一句话。  不过朱雄英却很困,要不是前面站着人山人海的百官,他都想打一个哈欠:小孩子起的太早影响发育呀!  又默默瞅了眼旁边的老爷子,仍然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样,不禁暗暗称奇,突然想到了老爷子的一首打油诗: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撩已

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说实话,他真的很佩服皇爷爷这旺盛的精力。  百官还未进宫的时候他就已经起床批了一个半时辰的折子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种勤政的精神,很难把一副烂摊子的大明带出一个洪武之治......  就在朱雄英胡思乱想的时候,朱元璋出声了。  扭头坐到身后的龙椅上,看着下边的群臣:  “平日里上朝,都是咱听你们说!”  “今儿个!”  “咱来说两句!”  虽说起的早,但是秋天的风很凉,被风一吹,底下的群臣倒是来了几丝精神:“臣等聆听圣训”  朱元璋的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愠,扫了一眼朱标,语气倒是十分平淡:  “昨儿个的事儿都听说了吧?”  群臣回答的十分整齐:  “臣等略有耳闻”  大家伙都门儿清,问的就是昨天午门扣阙告御状的事儿。  闹成那个样子,该知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  就算是真的有人不知道,在这么严肃的场合下,他也不敢站出来吆喝着说自己不知道。  “嗯,都知道就好!”朱元璋看着下边群臣的反应接着说道:  “省的咱费唾沫!”  “户部”说着,朱元璋看向户部的堂官:“你是大明的管家,你先说一说”  “臣遵旨”听到朱元璋点名,户部尚书郭允道赶忙出班。  他是个老头,但是身手却十分矫捷。  郭允道紧了紧手中的笏板,施了一礼:  “蒙皇上洪福,今年大明各地风调雨顺、诸事顺遂”  “如今臣等统计,户部在册田粮税赋约两千一百三十四万九千六百石”  “臣等部议估算,如等各地秋粮齐备,我大明今年田赋应在两千八百万石至两千九百万石”  “于洪武十四年要多出三百万石以上”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挥挥手让郭允道回班,扭头对群臣说道:“都听见了?”  接着,也不等群臣的回答,自顾自的说道:  “各地报上来的折子咱看了,咱也亲自出宫看了看,老天爷给面子,今年的收成不错”  “咱以为...”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朱雄英明显感受到朱元璋是咬着后槽牙

说的。  “咱以为粮食丰收了,百姓的日子就能好过了,就会吃饱了!”  “可是现在看来,咱错了!”说到这,朱元璋话锋一转,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往前走了两步。  朱元璋是武人出身,就算是简单的站在那里,也有一种虎啸山林的架势:  “咱错了,咱大错特错!”  “咱轻徭薄赋,大明的赋税也一年比一年低,为了什么?”  “咱是为了让那些汗珠子摔八瓣的泥腿子能吃一口饱饭!”  “为了让大明的百姓不用卖儿卖女的混口粮!”  “可如今?”  “呼”朱元璋轻微的出了一口气:  “你们也都听说了,有人扣阙告御状,说有不怕死的把他过冬的粮食抢了去,甚至还要抢他的房屋、田产!”  又是一声暴喝:  “朝廷的恩典都让狗吃了!”  说完紧了紧拳头,朱雄英分明听见朱元璋的关节在咔咔作响,显然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这是咱立的规矩,他们受了冤屈,还可以找咱上告,换个皇帝,求告无门,他们是不是就造反了?”  诺大的广场鸦雀无声,只能听到朱元璋自己一个人的咆哮。  “毛骧!”朱元璋扭头看向额头还包有纱布的锦衣卫指挥使:  “把这个货给咱凌迟处死!”  “臣遵旨”  突然,朱元璋话锋一转,对准下面的官员开火了:  “你们以为,每天到咱这点个卯,就是公忠体国?就能让全天下的老百姓吃饱饭?”  “咱想问一句!”  “这样的混账,你们之间有没有!啊?”  说道最后,还拖出了一个长音。  下边的官员纷纷下跪:  “臣等不敢”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  “敢不敢的,咱不知道,这得问你们自己!”  “没有了最好,要是有,别等着咱查出来!”  “咱也一定会查出来!  说着伸手指着下边的百官,脸上杀机尽显:  “到那时,咱也一律凌迟处死”  “你们好自斟酌着就是!”  发了好一阵子的火,朱元璋又回头坐到龙椅上,向后挥了挥手,把朴仁勇手中的圣旨拿了过来递给朱雄英:  “大孙,把这个念给他们听”  “大点声儿,提提气!”  “是,孙儿遵旨”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