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寒门状元

第392章 此番大胜不可不赏

  • 作者:青山君子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9-21 10:02:48
  • 完书字数:4728

顺天府内。

叶大海与朱珪结伴来到顺天府府学参加府试。

此时叶大海的内心有些忐忑,他紧张并不是因为即将府试的缘故,而是因为这段时间是倭寇进犯的主要时期。

他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危。

朱珪瞧见叶大海那紧张的模样,他瞬间就猜到叶大海正在想什么了,便主动劝道。

“大海叔,叶文魁是吉星,上苍会垂青他,会庇佑他的。”

“那些倭寇肯定伤不到叶文魁分毫,说不定这些叶文魁还会将这些倭寇斩杀干净呢。”

叶大海瞧见朱珪安慰自己之后,他的情绪稍稍好转一些,望着他微笑着点点头。

“多谢。”

在县试放榜府试开考前的这段时间内,他经常邀请朱珪来叶府做客。

他与朱珪相处的这段时间,他发现朱珪的天资确实了不得。

叶大海也坚定了拉拢朱珪的决心。筆趣庫

府试之后,叶大海的心中的感觉加剧。

叶苏氏瞧见叶大海那忧心忡忡的模样,她自然明白是因为叶轩墨。

“担心什么呢?上一次小宝寄回来的家书里不是说了吗?他在宁波过的很好,治下的百姓也爱戴他,都尊称他为叶青天。”

叶大海听到叶苏氏的话后,他的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总感觉我这心中不是担忧,而是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而且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了。”

又过了几日。

宁波的战报送至京城。

“陛下,宁波大捷!”

仁治皇帝瞧见自己面前这位密探,他的神色略微有些好奇。

大捷?宁波大捷?

服侍在仁治皇帝身边的海公公敏锐的感觉到了仁治皇帝的心态变化,他快步走到这位密探面前,将这份战报转递给仁治皇帝。

仁治皇帝看完宁波送来的战报后,他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他才回过神来,一边捏着手中的战报,一边喃喃道。

“这鸳鸯阵真有如此威力?居然能够围杀这么多倭寇?”

感慨完之后,仁治皇帝看向旁边两份来自绍兴府与温州府的锦衣

卫暗卫送来的战报陷入沉思。

绍兴府与温州府在同时期遭受了倭寇袭击。

他们遭遇的倭寇数量比宁波府要更少,但是他们杀的倭寇数量却比宁波少太多了,而且被屠杀的百姓也比宁波府多太多。

越想越气的仁治皇帝抓起这两府的奏疏丢在地上。

“真是一群饭桶!”

海公公瞧见仁治皇帝那生气的举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些许想法。

又过了片刻,仁治皇帝的情绪才逐渐平复。

若是与往年一样,多地均被倭寇入侵,均被倭寇屠杀,劫掠,他还不会这么生气。

可是如今宁波能够斩杀这么多倭寇,能够保证将宁波的伤亡降到最低,而其他两府却做不到,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消气之后,仁治皇帝拿起叶轩墨的另一份奏疏看了起来。

看完这上面的巨款后,他的神情微微一愣。

怪不得一个个都阻止朕开海,一个一府之地的家族便能拿出大周一年的税收,那占据一省甚至数省之地的家族能拿出多大的财富呢?

富可敌国都不是一个玩笑话了吧?

既然如此,那这海朕还真就开定了。

只要有了钱,那就能够稳定各路大军,一旦让他稳定好各路大军,他就能够腾出来手来多线作战了。

至于那背后的王爷,就先让他蹦跶几天吧,等朕腾出手来,就是你的死期。

想通之后,仁治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疏,转头看向自己身边的海公公开口道。

“海大伴,派人去将五军都督府的几位国公,内阁的张元辅,再把礼部陆爱卿叫来,朕有话要对他们说。”

海公公听到仁治皇帝的安排,他便立马领命退下。

两日后,大周朝会之日。

此时,宫门外的文武百官们正三三两两的凑到一起商量。

前几日陛下忽然唤这么多大官进宫,肯定是有什么要事交代,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他们的口风如此之紧,居然没有一点消息透露。

当内阁首辅张嵩的轿子到了之后,他们便迫不及待的想要

上前询问。

可当众人瞧见张嵩那严肃的神情后,他们也都停住脚步,不好意思上前多问。

不知不觉入宫时辰已到。

一众朝臣立即排好位置有序进入皇宫。

进入大殿后,文武百官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

没过多久,他们就看到了走向皇位的仁治皇帝,见此,一众朝臣齐刷刷的朝着仁治皇帝行礼道。

“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仁治皇帝瞧见文武百官行礼后,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诸位爱卿平身吧。”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一众大臣都立马从地上爬了起来。

“臣谢陛下圣恩。”

一听此话,仁治皇帝微微颔首,接着就开口问道。

“诸位爱卿可有要事启奏?”

话音一落,吴国公便主动上前一步。

“臣有事启奏,浙江多地发生遭受倭寇入侵,绍兴府,温州府二地遭灾严重,但唯独宁波大败倭寇。”

“此番大胜不可不赏。”

仁治皇帝一听吴国公这话,他的表情就变得严肃起来。

“哦?吴国公仔细道来。”

随后,吴国公便将此次倭寇作乱的详细过程全部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仁治皇帝神色严肃的用右手食指叩击御桌。

“宁波此番要重赏,宁波所在各卫所的赏赐由你左军都督府核定方案。”

吴国公听完仁治皇帝的安排后,他立马点头答应。

“陛下放心,臣会处置妥当的。”

“只是臣在战报之中瞧见这宁波司马叶轩墨也有大功,不知此人应当如何赏赐?”

此言一出,内阁大学生徐仁存忍不住的冷哼一声。

“吴国公,有些过界了吧?”

“叶轩墨乃是文官,此人功绩何时轮到你五军都督府做主了?”

就在这时,已被任命为吏部左侍郎的王振生站了出来。

“臣以为,既然有大功,那就不可不赏,不如提拔他为宁波知府如何?”

叶轩墨对他有大恩,若非他向陛下举荐自己,那自己便没有机会再次回到京城,更达不到现在的位置。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