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第491章 催生〔上〕

  • 作者:柯久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1-17 01:12:08
  • 完书字数:4496

三月初一,诸事不宜。

随着”宗室条例”的出台,沸腾了数月有余的京师终是渐渐安定下来,市井百姓们也将精力于朝野间的”风闻趣事”移开,转而放在自己的平凡生活中。

天气愈发暖了,街道上往来的行商旅客们已是脱下了厚重的棉袄,转而换上了轻便些的衣物。

但在朝野间,本就遭受过重创的”东林党”更是如履薄冰,终日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心中没有一丝暖意。

随着各地宗室藩王偃旗息鼓,本是”斗志昂扬”,曾多次弹劾河道总督张九德及一众”帝党”官员的御史言官们私下里却是哀嚎一片。

自从东林魁首钱龙锡去职之后,朝中的这些多出自”东林党”的御史言官们便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每逢风吹草动,便会如临大敌。

近些时日,紫禁城中的天子虽然仍没有下令对前些时日”胡乱攀咬”的御史言官进行惩处,但已有不少人承受不住这扑面而来的压力,主动辞官还乡了。

仅有少许心存侥幸,想要继续”观望”的御史言官贪恋权位,没有受朝野中诡谲气氛的影响,仍是日日于署衙当值,但背地里却是招来了不少非议。

听说,吏部给事中阮大铖已是准备上书弹劾这些胡乱攀咬的同僚了。

...

乾清宫暖阁中,一众内侍屏气凝神,小心翼翼的将一封舆图摆放在天子身前的桌案上。

从这舆图上微微泛起的褶皱来看,应当是被人使用过多次了。

若是有人近前观瞧,便会发现这舆图上有多个用红笔标注过的地点,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偏居一隅的”奴儿干都司”以及大明心脏所在的北直隶。

与往常的”陛见”所不同,今日乾清宫暖阁当中,除了三位阁臣及几位六部尚书之外,赫然还多出了几张生面孔。

但从这些人身上所穿的绯色官袍以及几位阁臣对他们和善的态度来观瞧,其身份要么是大权在握的地方督抚,要么是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

兴许是因为近些时日因为”宗藩条例”的出台,朝廷本捉襟见肘的财政有了极大缓解的缘故,一向严肃的户部尚书毕自严竟是难得开起了玩笑,朝着一旁的胞弟调侃道:”这女真鞑子若是知晓你这位辽东巡抚进京面圣,说不定便会兵临城下呐。”

听得此话,暖阁中正在与身旁同僚低声谈笑的内阁首辅李国普也是止住了话题,主动接话道:”岂止辽东巡抚,这登莱巡抚,天津巡抚,蓟镇总兵,宣大总兵,居庸关总兵,山海关总兵,可是都到了..”

”真不知日后皇太极知晓之后,会作何感想呐!”

此话一出,暖阁中便是响起了阵阵笑声,就连角落处的内侍们都是默默颔首,心中为之咂舌。

眼前这群人,用大明的”半壁江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倒是那几位身着甲胄,略显急促的武将,与阁中这些位谈笑自若的朝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机灵些的内侍则是心中一惊,眼眸深处涌现了一抹骇色,当今天子继位不过一年有余,却是在不声不响间,扶持了如此之多的”党羽”。

如此帝王心术,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陛下到..”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微微有些尖锐的声音于暖阁外响起,使得暖阁中的朝臣们先是一愣,随后不约而同的止住了谈笑,径自起身,整理起身上的衣衫。

一时间,暖阁中尽是窸窸窣窣的衣袍声及桌椅挪动的声音。

几个呼吸过后,姗姗来迟的朱由检终是出现于众人的视线当中,只见其先是朝着在场翘首以待的朝臣们挥了挥手,随后方才大步朝着案牍而去。

”众位爱卿久等了。”

”太妃刚刚突然相召,倒是耽搁了些许功夫。”

待到落座之后,年轻天子便是朝着身前的朝臣们微微一笑,简单交代了一下迟到的原因。

闻声,内阁首辅李国普心中便是一动,下意识的朝着天子身旁的司礼监秉笔望去。

前两日他出宫的时候,一向谨言慎行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便从侧面,小心翼翼的提了一句,后宫的太妃近些时日心情不佳,总是在忧愁天子尚没有子嗣一事。

家事,国事,天下事。

朱由检膝下是否有子嗣,这不仅仅关乎于其自己,更是能够左右整个大明的国运,实在是马虎不得。

像是心有所感一般,司礼监秉笔也同时朝着首辅望去,给予了一个肯定的眼神。

”陛下..”略作迟疑过后,内阁首辅便是缓缓起身。

”元辅..”

毫不知情的朱由检冲着眼前的文官点头示意,同时随手翻开身前桌案上的奏本,一目十行的批阅着。

”陛下成婚已有数年,但膝下尚未有子嗣降生。”

”事关国家社稷,微臣斗胆,请承袭旧例,于全国各地选秀,充实后宫。”

一语作罢,老臣的脸上满是肃穆之色,眼神更是坚毅的很,没有半点玩笑之意。

听得此话,不待案牍后的朱由检有所反应,暖阁中余下的朝臣们也是先后起身,如梦初醒般点头应是:”臣附议!”

”陛下,臣附议!”

同时,也有不少人于心中感叹,不愧是内阁首辅,这份细腻的心思确实异于常人。

大家伙同为天子的巩固之臣,怎地他们就没有留意到已是成婚数年的天子,至今尚没有子嗣降生一事,甚至没有一位后妃曾怀有身孕。

先帝虽然无嗣而终,但其后宫诸妃却大多曾怀有皇嗣,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方才没有得以降生。

尽管如此,容妃任氏也曾为先帝顺利诞下一名健康的男婴,并被先帝册封为天子。

只不过因为天启六年,那场疑云重重的”王恭厂大爆炸”受惊而亡,这才导致先帝无嗣而终,最终将皇位传给了眼前的天子。

这朱家的皇帝可是出了名的”体弱多病”,眼前的天子一旦有个三长两短,稍有些起色的大明,便会瞬间大乱。

毕竟,眼前的天子可没有多余的”皇弟”,能够传位了。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