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第444章 年关难过〔下〕

  • 作者:柯久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1-17 01:11:49
  • 完书字数:4602

启禀陛下..\”见最为要紧的\”财政\”问题已是被解决,沉默不语多时的内阁首辅李国普缓缓起身,略带迟疑的朝着上首的天子拱手询问道:\”年关将至,宫中赏赐各支宗室的银子,是否要酌情减少些...\”<\/p>一般来说,每逢新帝继位都会\”赏赐\”分封在各地的宗室藩王,借以表现自己对于宗室的\”关爱\”之心,到了年节的时候,对于宗室中的\”长辈\”还会有额外赏赐。<\/p>虽然这些赏赐通常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架不住大明宗室众多,光是郡王以上的宗室便有不少,故而累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钱粮。<\/p>\”都免了..\”没有丝毫的迟疑,朱由检便是双眼一瞪,不容置疑的说道。<\/p>大明的财政早已入不敷出,却还要搞这些毫无意义的\”形式主义\”,难怪历史上的\”农民军\”对于宗室藩王恨之入骨。<\/p>\”遵旨..\”<\/p>知道皇帝心中不悦,内阁首辅也不敢过多言语,赶忙躬身应是,但心中却是微微有些苦涩,此事过后,只怕自己的\”名望\”会一落千丈。<\/p>此前因为\”东林党\”的缘故,自己本就被士林诟病,认为自己贪恋权柄,眼下又要得罪分封在各地的\”皇亲国戚\”...<\/p>尽管李国普为官多年,心情如铁,此时也不免有些颓丧,心中也是萌生了\”急流勇退\”的念头。<\/p>天子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先是京师的勋贵,再是分封在各地的藩王,眼下又多了一个传承千年的\”衍圣公\”府..<\/p>\”徐卿家,\”正愣神的功夫,朱由检波澜不惊的声音便是在暖阁中悠悠响起,一双眸子也是对准了身材有些消瘦的礼部侍郎。<\/p>\”微臣在..\”闻听天子点到自己的名字,作壁上观多时的礼部侍郎赶忙起身应是,心中却是在揣摩天子特意命自己进宫的用意。<\/p>相比较身旁几位重臣,自己当值的\”礼部\”可谓是毫无争议的清水衙门,于六部中存在感最低。<\/p>\”年关过后,便在北直隶推行农政吧..\”<\/p>嗯?听得此话,暖阁中的几位绯袍臣工心中皆是咯噔一声,面上也涌现了些许不可思议之色。<\/p>同为朱由检麾下的\”帝党\”,他们对于天子口中的农政自是毫不陌生,其内容无非是鼓励农户种植产量更高的番薯等农作物。<\/p>但这些农作物因为经济价值偏低,寻常百姓并不愿意耕种,故而短时间内难以见效。<\/p>天子此前的态度也是循序渐进,决定先由\”皇庄\”开始推进,怎地前后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态度便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最重要的是,眼下年景不好,百姓们的收成有限,光是负担的赋税都有些捉襟见肘,哪有余力去耕种番薯等物呢?<\/p>若是朝廷强行推动,只怕会适得其反,导致百姓们怨声载道。<\/p>\”陛下?\”<\/p>少许的错愕过后,全权负责此事的徐光启便是反应了过来,脸上写满了不解。<\/p>\”先做好准备吧,年关过后,自有定论。\”<\/p>面对着满脸狐疑之色的朝臣,朱由检罕见的没有出言解释,而是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神色极为郑重。<\/p>\”微臣遵旨..\”<\/p>见眼前的天子似乎不愿意透露太多,徐光启也不好继续追问,只得躬身应是。<\/p>反正这\”农政\”倒也简单,自己昔日赋闲在家的时候,已是总结出了些许经验,唯一的问题便是如何说服百姓们耕种。<\/p>约莫几个呼吸过后,朱由检的声音再度响起:\”近段时间,朝中议论纷纷,几位爱卿辛苦了..\”<\/p>听闻天子终于提到了近些时日混乱不堪的朝局,在场的几位朝臣均是来了精神,就连有些昏昏欲睡的周嘉谟也是努力将背挺直,浑浊不堪的眸子也是清明了许多。<\/p>\”陛下,长此以往,只怕朝中官员人心惶惶,于国不利呐..\”<\/p>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后,吏部尚书周嘉谟便是颤颤巍巍的说道,声音中满是忧心。<\/p>作为硕果仅存的\”五朝元老\”,周嘉谟几乎是亲眼见证了大明从蒸蒸日上,再到跌下神坛的全过程。<\/p>如今的大明,好不容易因为朱由检的\”运筹帷幄\”恢复了些许元气,但朝中却是又有了\”党争\”的趋势。<\/p>若是身为天子的朱由检置之不理,只怕万历年间的旧事便会重新上演。<\/p>\”天官放心,朕心中自有决断。\”<\/p>见眼前的老臣脸上满是忧心之色,朱由检的声音也是不自觉的放缓下来,许是觉得苍白的言语尚不足以令眼前的几位臣工安心,遂又补充了一句:\”朕已然派人前往山东了..\”<\/p>哗!<\/p>未等朱由检将话说完,暖阁中便是哗然一片,吏部尚书周嘉谟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余下的官员也是满脸骇色。<\/p>饶是心中隐隐有些预料,知晓以朱由的脾气秉性,定然不会允准朝中的\”跳梁小丑\”一直上蹿下跳,但当他们亲耳听闻,朱由检居然真的将矛头对准了\”山东\”,心中仍是掀起了一阵滔天骇浪。<\/p>虽然天子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知晓其口中的\”山东\”直指居住在曲阜的\”衍圣公\”府。<\/p>放眼大明,也仅有衍圣公府才能拥有如此显赫的影响力,竟是令得朝中过半的官员为其摇旗呐喊。<\/p>如此声势,只怕巅峰时期的\”东林党\”都会自叹不如。<\/p>\”陛下,切不可轻举妄动呐..\”<\/p>\”衍圣公地位不同寻常,不可等闲视之..\”<\/p>一众绯袍官员当中,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最先反应过来,饶是他心中对于衍圣公从背后推波助澜的行为十分不齿,但也不赞成朱由检的举动。<\/p>这衍圣公府于曲阜传承多年,不知有多少官员曾受过他们的恩惠,其影响力实在不容小觑呐。<\/p>迎着孙承宗忧心忡忡的眼神,朱由检微微一笑,若有所思的说道:\”阁老,朕什么时候说过,要对衍圣公府动手了?\”<\/p>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