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第439章 鲁王处境〔上〕

  • 作者:柯久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1-17 01:11:47
  • 完书字数:4466

兖州府。

午时已过,偌大的府城已是漆黑一片,唯有偏西的一座”宅院”还亮有点点灯火。

若是有人近前观瞧便会发现,这座占地恢宏的”宅院”形制规格都与大明京师的紫禁城有些相似,周围也有不少刀剑出鞘的士卒在来回巡视着。

此座”宅院”,便是于洪武十三年开始修建,拢共用时五年方才修建而成的”鲁王府”,其规模在当时仅次于金陵城的皇宫。

虽然已是深夜,但年余六旬的鲁王朱寿鋐仍是没有就寝,正披着一件常服,眉头紧锁的居于书房当中,盯着眼前的奏本,迟迟不发一语。

书房中,还有一位年纪与其相仿的老宦官,正佝偻着身躯立于朱寿鋐身旁,浑浊的眸子中满是惊忧之色。

”杨国柱已是领兵到了济宁?”

半晌,鲁王朱寿鋐有些沙哑的声音突然于书房中响起,使得案牍上的烛火都是为之闪烁了两下。

”回殿下,”闻声,那名身材本就佝偻的老太监有些吃力的弯了弯身子,操着同样沙哑的喉咙点头应是:”不仅如此,据说新任的河道总督还于济宁城外,亲自检阅了官兵们..”

”来势汹汹呐..”

听得此话,鲁王朱寿鋐眼眸深处的忧色更甚,其脸上的褶皱也因为用力而挤到了一起。

”殿下,”迟疑多时,自幼与其一同长大的老太监终是硬着头皮,小心翼翼的说道:”我鲁王府一向独善其身,何必要参与那些龌龊事..”

”泰兴王不知悔改,您还要庇护他一辈子不成...”

一语作罢,白发苍苍的老太监便是跪倒于地,单薄的身躯也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好似刚刚那简短的两句话,用去了他全身的力气一般。

令人心悸的沉默。

居于案牍之后的鲁王朱寿鋐迟迟没有做声,唯有角落处的火盆不时发出噼里啪啦声,但这细微的动静却是令书房中的气氛愈发压抑。

”罢了,起来吧。”

不知过了多久,鲁王朱寿鋐疲惫不堪的声音终是于书房中响起,令得老太监有些不可思议的抬起头,惊喜道:”王爷,您?”

二十余年的时间过去了,莫非面前的鲁王终是想通了不成,不打算继续庇护府中那位为非作歹的”泰兴王”?

”容孤再想想吧..”

在老太监满脸失望的眼神中,鲁王朱寿鋐有些迟疑的摇了摇头,终究是与其血脉相连的手足兄弟,岂是那般好割舍的?

”王爷,切莫优柔寡断了!”

”泰兴王私下与白莲欲孽相勾结,这是等同谋逆的大罪!”

见得眼前的鲁王朱寿鋐仍是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一辈子唯唯诺诺的老太监再也顾不得尊卑,梗着脖子回应道。

轰!

许是没有料到老太监竟敢如此与自己说话,鲁王朱寿鋐下意识的挺直了腰背,喉咙深处更是发出不知所谓的”咕咕”声。

这老狗好胆,竟敢将如此”秘辛”堂而皇之的讲出来,难道就不怕隔墙有耳吗?

若是往常时候,面对着明显便要发作的鲁王朱寿鋐,老太监早就跪地请罪,但今日却是不同以往,仍是梗着脖子与其对峙。

”哎..”

几个呼吸过后,鲁王朱寿鋐终是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气势也是随之散去,就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脸上满是落寞,有些无力的瘫软在宽大的座椅之上。

家门不幸呐!

老太监口中的”泰兴王”乃是他的异母弟朱寿镛。

虽然不是一母同胞,但因为自幼一同长大的缘故,二人之间的感情倒也算深厚。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本是”兄友弟恭”的关系也渐渐出现了些许裂痕,泰兴王朱寿镛的行径也越来越放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鲁王”爵位闹得。

万历二十二年,他们的父王朱颐坦薨逝,鲁王的爵位交到了他们二人的兄长朱寿鏳手上。

只是好景不长,朱寿鏳自幼便是体弱多病,故而仅仅袭爵不到四年的时间,便是因病去世。

又因为其膝下无子的缘故,这鲁王的爵位便是按照”兄终弟及”的传承方式落到了自己头上,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

但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福薄”的缘故,自己的身体虽是康健,年轻时也曾”纵情声色”,但膝下一直没有子嗣。

时间长了,这鲁王府的局势便是渐渐诡谲起来,以泰兴王朱寿镛为首的一群宗室们开始蠢蠢欲动,想要等到自己百年之后,接任鲁王之位。

为此,朱寿镛开始主动与曲阜孔家联系,想要借助孔家人的力量,方便日后能够顺利袭爵。

天启年间,心急难耐的泰兴王朱寿镛甚至在别人的挑唆下,暗中与白莲教首徐鸿儒接触,并且默许其拥兵造反。

按照朱寿镛的想法,只要徐鸿儒能够在山东立稳脚跟,在打出”鲁王府”欺男霸女,横征暴敛逼人造反的旗号,朝廷便会废黜自己的王位,转而交到朱寿镛的身上。

只是朱寿镛千算万算也没有料到,声势浩荡的徐鸿儒仅仅坚持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便在朝廷的重兵围剿下兵败身亡。

事后,天启皇帝也曾派人审查鲁王府,结果发现传闻中的”欺男霸女”,”横征暴敛”只是徐鸿儒为了蛊惑其信众一同起兵而捏造的说辞。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受限于种种原因,鲁王朱寿鋐终是没有向朝廷告发自己的弟弟,而是替其遮掩起来。

这其中,朱寿鋐自己也存在着一定私心,他内心深知,因为自己膝下无子的缘故,不管自己愿意或不愿意,等到自己百年之后,这鲁王的位置早晚要落到自己弟弟的手中,并且就此传承下去。

因为担心自己百年之后无人”祭祀”的缘故,鲁王朱寿鋐对于弟弟”泰兴王”朱寿镛种种不法的行径终是选择了置之不理。

但近两年,原本”洗心革面”的朱寿镛竟然重新与那些死而不僵的”白莲欲孽”勾结起来,并且开始蓄养门客,其用意可谓是不言而喻。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