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第69章 布局宣府

  • 作者:柯久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11-17 01:09:16
  • 完书字数:4930

漲同一时间,位于京师西山的京师大营。

没有理会京中的\”暗流涌动\”,大明天子朱由检在用过早膳之后,便在四卫营骑士的簇拥下,自西华门而出,行至京师大营所在的校场。

因为已然提前交代过,不要搞得大张旗鼓,故而校场之外除了往来巡视的兵丁之外,便只有一袭红袍的文官领着几名武将在人群中等候。

待到一行人行至辕门近前,红袍官员以及几名武将早已跪倒在地,山呼声不断。

\”臣王在晋,秦良玉,马祥麟,周遇吉参见陛下。\”

\”诸位卿家免礼。\”

不待身后的御马监提督有所反应,朱由检便是自行翻身下马,同时朝着面前的几名臣子说道。

\”李卿家今日不在?\”

环顾了一圈前来迎接的众人,朱由检略微不解的问道,前日\”视察\”神机营的时候,敛都御史李邦华还随侍在侧,今日便\”抱病\”了?

\”回陛下,孟暗兄正在南海子整饬神机营,听说已然派人去请其故交好友,力求尽快重振神机营往日之光辉。\”

听到朱由检问起李邦华,兵部尚书王在晋忙是上前一步,为李邦华出声解释了几句。

\”哦?李卿还请人了?\”

闻言,朱由检倒是来了兴趣,那李邦华可是如今朝中少有的能臣干吏,能与其交好的定然也不是庸庸碌碌之辈。

\”昨日孟暗兄倒是跟臣提起过,一人是颇为精通西学的徐光启,一人是曾经官至顺天府丞的毕懋康,这二人都是颇为精通火器一道..\”

王在晋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的观瞧着朱由检的脸色,毕竟谁也拿不准,这位少年天子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西学\”究竟是何等态度。

虽然早在万历年间,便有一名叫做利玛窦的传教士于京中传教,并且得以觐见天子,但万历和天启两位皇帝都是\”兴致恹恹\”,没有将其放在心中。

大明官场更是将\”西学\”视为毒瘤,对于\”西学\”报以排斥的态度,这也导致了徐光启的仕途颇为不顺。

\”徐光启,毕懋康?\”

出乎王在晋的预料,身旁的天子听闻这两个名字之后非但没有露出半点不耐之色,反而一脸兴奋,就好像早有耳闻一般。

\”朕倒是将这二位给忘了。\”

\”大伴,回宫之后,记得提醒朕发圣旨起复这两位卿家。\”

在王在晋以及一众武将有些欣喜的眼神中,朱由检一脸急切的朝着身旁的司礼监秉笔吩咐了一声。

\”是,皇爷。\”

闻言,司礼监秉笔忙是躬身应是,将这两个略有些陌生的名字记在心中,如若没有意外,这两位素未谋面的大人怕是也要如同眼前的兵部尚书一般,成为天子的肱股之臣了。

又是与身前的武将寒暄了两句,朱由检方才在身后众人的簇拥下,朝着校场之中的高台走去。

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饬,京师大营倒是肉眼可见的\”规整\”了不少,往日破烂不堪的旌旗已是消失不见,稍显破旧的校场也是刚刚翻新完成。

待到京营士卒\”演武\”完毕之后,朱由检脸上的满意之色更甚,这京营总督秦良玉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士卒的精神面貌皆是焕然一新。

\”不错,卿家这段时间辛苦了。\”

与身旁的御马监提督默默交换了一个眼神,朱由检自脸上涌现了一抹笑容,朝着身旁稍有些忐忑的\”忠贞侯\”秦良玉轻轻颔首。

\”陛下谬赞,臣惶恐。\”

听得此话,秦良玉眼眸中的些许慌乱一扫而空,腰板也是不自觉的挺直了些许。

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呕心沥血,吃住都在京营之中,唯恐辜负天子的厚望,但京营终究积弊多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太大的改观。

故而在昨日知晓,天子将要视察京营,检阅士卒的消息之后,秦良玉便是有些忐忑不安,生怕天子不满。

\”现如今,京营之中以及四卫营中可战骑兵几何?\”

轻轻的摆了摆手,示意身前的秦良玉不必多礼,朱由检便是深吸了一口气,略微凝重的说道。

听得此话,高台之上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冷凝,仿佛温度都是下降了不少。

纵然知晓天子今日轻车简从而来,定然有什么机密要事要吩咐,但众人也没有料到天子的问题竟是如此尖锐。

\”回陛下,\”不待身前的一众武将有所反应,一阵甲胄的御马监提督便是率先说道:\”除却于宫中值守以及休沐的,四卫营现可调用两千余名骑兵。\”

天子才刚刚继位,便是将其从南京召回,并将其委任为御马监提督,授意其整饬\”腾骧四卫\”。

经过这段时间的操练,营中士卒的精神面貌早已焕然一新,虽说不敢与辽镇的那些野战骑兵相提并论,但也勉强具备一定的战力。

\”陛下,京营积弊日久,此时能够堪当大任的骑兵仅有两千余人...\”

说到最后,秦良玉的声音便是不自觉的小了下去,神枢营和五军营的基数比宫中的四卫营大上不少,可享有一战之力的骑兵却是相差不多。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已然算是她的失职。

\”无妨,京营积弊多年,爱卿不必自责。\”

朱由检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忙是摆了摆手,出言宽慰了身前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的几名武将:\”依几位爱卿之见,营中骑兵几时可出京,又需要几日能够到宣府张家口堡。\”

哗!

天子的话音刚落,高台之上的众人便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眼下\”四海承平\”,天子却是突然要往宣府调兵,其用意已然不言而喻。

再一联想到前些时日于京师大营伏诛的恭顺侯吴汝胤以及京城中那些流传颇广的流言蜚语,众人只觉得心中升起一股荒谬之感。

难不成,传言为真,宣府张家口堡的那些商人真的与关外鞑子眉来眼去,互通有无?

\”回陛下,如若日夜兼程,旬日便到。\”

\”若是需要掩人耳目,或许需要十天的功夫。\”

与身旁的几名武将对视了一眼,京营总督秦良玉眼神有些阴冷的说道,声音中没有半点感情。

\”既如此,便辛苦几位爱卿走一趟了。\”

咚!

高台之上的几位武将猛然跪倒在地,异口同声的说道:\”愿为陛下效死。\”

闻言,天子微微颔首,目光却是不由自主的看向宣府的方向,这群商人在宣府势力深厚,当以雷霆手段除之。

他的大明,容不下这群吃里扒外之辈。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