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说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大明:诈尸破棺,开局抢了徐妙云

第四十三章官位缺失,百官萎缩

  • 作者:茶冻芒果青
  • 类型:历史文化
  • 更新时间:05-15 18:50:18
  • 完书字数:5046

翌日。

早朝。

奉天殿外。

文武百官们正等待着皇帝的驾临。

“唉唉唉?”

“咱们这两排队伍里,怎么少了这么多人?”

蓝玉两人一脸疑惑,怎么少了这么多熟悉的面孔?

人都去哪里了?

看着不解的二人,官员们俱是有些难堪的轻咳了两声,装作没有听见。

而常茂两兄弟则是将两人拉到了一旁,细细的解释,最近发生了什么。

“啧,那这今天中午,俺可要好好的去看看,咱们这波人里,究竟谁自甘下贱!”

蓝玉恨恨的说道。

他一直以来和江南士族那群老儒生,不相两立。

一朝听闻,竟然有人和这群老儒生同流合污,那真的是气的要死。

“行了,行了,有什么话,待会再说,先上朝,先上朝。”

李善长远远的就看见了小太监已就位,赶忙低声对身后絮絮叨叨的几人说道。

顿时。

整个队伍鸦雀无声。

“百官觐见!!!”

很快。

两列队伍比较之前更甚的恭敬,进了奉天殿。

略一抬眼。

众人便看见了朱元璋那高深莫测的表情。

一个个心里顿时就打起鼓了。

生怕朱元璋今天再找出点他们的岔子。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皇太孙殿下!”

朱元璋一眼就看见了回来的蓝玉两人,他略一搭手,说道:

“众卿家平身。”

“谢皇上!”

百官起身。

“蓝玉,徐达,你们二人何时回来的?”

朱雄英听到这话,赶忙坐直了身体,好奇的看向了下方。

只见两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大步的走了出来,作揖行礼,说道:

“回禀陛下,臣等是昨夜回来的,因为天色太晚,便没有进宫觐见,请陛下恕罪。”

“无事。”

“泰州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虽说有这一百多万的粮食,可朱元璋还是有些担忧那地方的情况。

毕竟十多万的百姓饥寒交迫,也不知道如今救下了多少人啊……

本来泰州那地方,就没有江南这些地方富饶,虽算不上地广人稀,可是这一场饥荒下来……

蓝玉和徐达对视一眼,缓缓的说道:

“回禀陛下,臣等刚到泰州之时,饥荒已经带走了三万多人,而其他地方的百姓们,今年的收成估摸着也不会太好。”

“还好陛下送粮送的及时,将剩下八万多人的性命,几乎全都救下来了。”

“泰州等地的知府们,一个个也算是清正廉明的好官了,他们一直都节衣缩食,瘦的跟个皮包骨一样。”

“见到臣等,每天都高呼陛下万岁,还有百姓们,一个个也说着朝廷的好呢。”

“就是……这群百姓们啊,刚见面的时候,一个个面黄肌瘦,吃了好些日子的观音土,啧啧啧啧,幸好粮食送的及时,不然啊,这百姓们,一个个恐怕早就饿死了。”

“……”

听着两人的话。

在场百官们,顿时就感觉脸上发烫,心里发酸,羞愧的同时,对于那群将死的前同僚们,也没有了担忧之情。

这不知道百姓的困苦模样,还能想想他们曾经做的好事。

可是这一亲耳听见百姓们的惨状,一个个真的是恨铁不成钢。

恨他们害了百姓,也害了自己。

一旁的朱雄英听着观音土这个词语,赶忙看向了皇爷爷,好奇的问道:

“皇爷爷,什么叫做观音土啊?”

朱元璋伸手揉了揉孙儿的脑袋,轻叹了口气,说道:

“说起来,咱小的时候,也吃过这观音土呢。”

“观音土就是一种白色的泥土,若是吃了观音土,可以使得腹部鼓胀,抵挡饥饿,是饥荒中,百姓们的活命法子。”

“只是这观音土能够抵挡饥饿,却也会要人命。”

“要人命?”

朱雄英虽然知道饥荒难过,却也没想到,吃完了野草树皮虫子后,还会吃土度日……

真·吃土

“没错,吃了观音土之后,肚子会越来越大,还排不出去,最后只能活活胀死……”

朱元璋沉沉的叹了口气。

台下的百官们亦是有些难耐。

“对了,你说泰州的知府清正廉明……那是个什么人?”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从他能越级送来奏折一事,就能知道这算得上是个好官。

就是不知道……

他有没有能力,提前上位了。

不是他不想找个更好的官员,去接收陕西那个地方。

只是如今朝廷的官员都有些缺失,哪里还能分散出去人呢?

若是这个家伙不错的话,给他提提官也是可以的。

百官们也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

一个个探头向着领头官员的方向看去。

却见这一个个正二品,正三品的官员们,各个安分守己的很,完全没有插嘴的意思。

“这泰州的知府,是之前洪武三年开科举,收进来的进士,属于寒门出身,为官清正廉明,泰州的百姓,就没有说过他贪的。”

徐达略一拱手,说道。

听到这泰州知府竟然是洪武三年开科举,所中举的进士之一。

朱元璋有些惊讶,毕竟那一次的科举,属实是将他的希望给打散了。

他本想着靠科举,来选拔一些道德修养好、文学水平高且具备处理政务能力的人才。

谁知道,这群进士和中第之人,竟然各个都是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没有一点为国为民的想法和经验。

着实是将他狠狠的伤害了,这才导致他在短短一次科举后,就将科举关闭了十年之久啊……

而这十年之中,官员的挑选,用的都是举荐的制度……

就是这种举荐,才导致了如今这种场面啊……

一个个徇私枉法,任人唯亲,假公济私的情况,着实是不能保证,这官员的质量啊……

想着那批罪臣,朱元璋是气的牙痒痒。

看来,举荐可以有,但不能是主流啊!

“嗯……”

“既然如此,来人拟旨。”

“泰州知府清正廉明,为国为民,虽没有及时上报饥荒一事,但因事出有因,便不予追究。”

“念在其在这次饥荒中的表现……特此任命他为陕西的新一任布政使,并且暂时同管泰州,等新一任泰州知府到位,再交出泰州权利。”

朱元璋如是说道。

而台下的百官们,也确定了朱元璋的想法。

一个个叹息的同时。

也不再敢做什么小动作。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快捷键上一页 章节(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